導語:嘴欠心狠誰都揍,搶吃搶地搶老婆,該出手時就出手,治理缸霸,維護魚權,讓它知道誰才是老大!
說起魚的霸缸行為,想必經歷過的魚友們都覺得頭疼,好好的飼養員變成居委會大媽,調節魚的鄰里關系。一些生性好斗的魚還能解釋,錦鯉、金魚這類和善出名魚中竟然也出現缸霸,有時候一個老大被關禁閉了,馬上另一個老大就地崛起,懟天懟地,關系復雜到活生生斗出一場大戲,太操心了,簡直沒有魚性,簡直沒有人權!
01.怎么判斷缸霸
缸霸一出,天怒人怨,這些“魚缸里的流氓頭子”,逮著一條魚就狂追猛打、搶占食物和地盤,甚至搶其他魚的老婆!堅信不是搶來的食物吃著不香,不是搶來的炕頭睡著不熱乎,不是搶來的老婆不漂亮,沒有身為一條魚的基本素質,非常社會,讓人看了恨不得撈出來揍它一頓。具有這種搶食、搶占地盤、追逐啃咬其他魚的行為,將魚缸攪得雞犬不寧的,基本上就可以判斷是缸霸了。
02.哪些魚比較容易霸缸?
很多熱帶魚缸中都會出現缸霸,一些生性好斗的魚更表現的非常明顯,比如素有“戰神”之稱的三湖慈鯛,比如體型小卻性格非常暴躁的食蚊魚,比較出名的有非洲十間魚、黑瑪麗、六角恐龍、招財貓、玉面皇冠等。如果這些魚不是單養,就要對它們多加關注,嚴肅教育。
03.霸缸行為的原因
霸缸行為,有時候是一條魚欺負一群魚~有時是一群魚欺負一條魚~有時是一只魚欺負另一只魚~有時候是老大欺負老二,老二欺負老三......每一個缸霸,都有自己霸缸的原因,而且有些原因還很離譜:
1.領地,很多霸缸行為都是因地盤而起,在自然生活中,地盤和空間意味著生存活資源,很多魚具有很強的領地意識,在有限的魚缸空間內,搶奪資源是正常表現。
2.搶奪食物,饑餓是原動力,性格再好的魚,餓了幾頓,也會變得暴躁,開啟逆襲搶食之路~
3.看這個小弟不爽,咬他!有時候,欺凌來的沒有原因,一些魚就是太過霸道,看見其他魚不順眼了就要開始咬~
4.不恰當混養,一些魚生來就是和某種魚不合,養在一起怎么都處不來,這種情況只能分缸,或者送給魚友~
5.老魚欺負新魚,這種霸凌即使一團和氣的錦鯉之間也偶爾會發生,一些魚缸中的老油條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小“社會形態”,新魚入缸打破了這一穩定的狀態,老大們為了證明自己的地位,于是欺負一下新魚~
6.水質過差,導致魚病,當一個魚生病或虛弱時,會引起其他魚的攻擊。自然條件下,群魚中一條魚生病會給整個魚群帶來風險,于是會遭到其他魚的啄食和攻擊。
7.還有一些行為雖然表現為霸凌,但是其實并非魚想要欺負人。一些魚的尾巴過長,被其他魚誤解成蟲子,追著不停啃~長尾巴魚可以說是非常委屈了......
04.怎么應對霸缸行為
缸霸固然社會,但是魚友們更勝一籌,治理缸霸,魚友們紛紛展現出身為老大處世不驚的風范,可謂做到了“談笑間,缸霸飛灰湮滅”。在家中魚霸缸時,有的魚友“起鍋加油,清蒸紅燒”,有些人“放到烏龜缸中談理想”,有些魚友選擇押去坐牢關禁閉,有些魚友苦言相勸,教魚學會富強民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......
解決方式:
1.密度合理,魚友曾說:阻止暴力的發生要么密度小,互相追逐空間大,打不起來;要么密度大,打完轉頭就不知道誰跟誰。遵守科學養魚的密度,給魚足夠的生存空間
2.科學混養——在混養之前做好功課,如果已經出現了錯誤混養,那么只能送人或者單獨分開養
3.調整入缸順序:先放小魚入缸,再放大魚入缸,利用體型的差距,減少霸凌~
4.及時隔離病魚
5.可以在缸中為小型魚提供躲藏的空間和遮蔽物
6.對于屢教不改,情節惡劣的魚,關它禁閉。實在不行可以寄給我
其實霸缸行為的出現,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在養魚過程中一些不經意的舉動造成的,比如密度過大,比如水質過差,都會讓魚產生強烈的緊張感,除了一些天性好斗的魚之外,一些霸缸行為出現是可以通過調整魚缸環境改變的。養魚圖個快樂悠閑,遵循魚的天性,把水質養好,魚開心了,漂漂亮亮健健康的,人也開心~
CIPS 2019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寵物水族展覽會
將于11月20-23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
山樹展位:6.1館6B7-60
想要參加的朋友們可以關注【山樹自然生態科技】公眾號,后臺私信獲取贈票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