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:知道如何養好錦鯉嗎?控制好哪些水質指標參數對于養好錦鯉至關重要?12項水質指標是如何影響錦鯉健康狀況的?今天,就讓小編來為你一一揭秘吧!
硝酸鹽(NO3- - Nitrate)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0-20ppm。硝酸鹽本身無毒,但在水中容易被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。在實際水產養殖當中,若硝酸鹽濃度接近或超過150ppm,會導致魚蝦等養殖物的大量死亡。若水中硝酸鹽過高,可從側面反映出水中的營養物偏多。硝酸鹽與磷酸鹽結合,容易出現“爆藻”現象。
酸堿度(pH)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7.0-7.2。養殖錦鯉的水中若是酸堿度(pH)控制不好,容易導致錦鯉魚出現酸中毒和堿中毒的問題。酸中毒的魚體顏色會明顯發白,在酸的刺激下,魚鰓也會分泌粘性物質,造成魚鰓堵塞,使魚無法呼吸。而堿中毒的魚會受刺激且狂游亂竄,容易出現攝食懶散,易浮頭等現象。水體的酸堿性可以直接影響氨氮在水中的存在形式:NH3或NH4+離子,同時還會影響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的含量。
余氯(CLO-)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0-0.05mg/L。余氯(CLO-)是指水經過加氯消毒,一定時間后,水中所殘留的有效氯。余氯刺激性很強,對魚的呼吸系統有傷害。通常添加CLO2消毒劑對魚池進行消毒殺菌后,余氯會增加,pH會降低。
導電性(Conductivity)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0-1S/M。導電性(Conductivity)指的是水體的導電能力的強弱。鹽度越高(電解質越多)導電性越強,清水導電性弱。導電性是測量水的含鹽成分、含離子成分、含雜質成分等的重要指標。導電性越高,則水中離子越多,水質含雜質越多,鹽分越高;導電性越低,則水中離子量越少,水體越是缺營養化,鹽分越低,水質越純凈。
氧化還原反應(ORP)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100-500mv。氧化還原反應(ORP)指的是水體內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程度。ORP值越高,說明水溶氧含量越高,硝化作用越強(硝化作用是指把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,再轉化為硝酸鹽的過程。);ORP值越低,說明水溶氧含量越低,反硝化作用越強。
亞硝酸鹽(NO2- - Nitrite)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0-0.015ppm。亞硝酸鹽(NO2- - Nitrite)有毒,魚池中的亞硝酸鹽若沒有及時被生化過濾處理掉,往往會破壞魚類的紅細胞,降低其攜氧能力,進而導致魚類減少攝食,鰓呈暗紫紅色,呼吸困難,游動緩慢,躁動不安,嚴重的會導致某些器官功能衰竭,甚至死亡。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24-28°C。水體溫度(Temperature)會影響魚的代謝和水體含氧量等。溫度越高,相對溶氧量越低;溫度越低,相對溶氧量越高。溫度在24~28°C之間,魚的食欲偏好。
水體氧氣的含量(DO)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≥7mg/L。水體氧氣的含量(DO)要適宜。氧氣含量過低,魚會缺氧而死;氧氣含量過高,微生物和藻類繁殖快,會搶走水中的大部分養分。影響水體溶氧量的因素比較多,例如:氣壓、水體表面積、陽光等,魚池中植物較多時,陽光光合作用的影響比較大,晝夜溶氧量差距明顯。另外,當錦鯉進行攝食活動時,也會消耗水中大量氧氣。
水的總硬度(Hardness)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4-8.dH。水的總硬度(Hardness)指水中鈣、鎂離子的總濃度。水硬度不能變化太大,若水中鈣、鎂離子含量突變或者過高都會影響魚體內離子滲透的作用,從而影響魚的生理功能。硬度也不能過低,否則會影響魚對鈣、鎂離子的吸收。
水的鹽度(Salinity)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0-5PPT。水的鹽度(Salinity)是指水中可溶解鹽的質量與海水的質量比(主要是離子)。水中放鹽的作用:
(1)消毒殺菌:主要對魚體表的的細菌、車輪蟲、斜管蟲等進行消殺。
(2)輔助藥物治療:鹽能促進魚皮膚對藥物的吸收,增強藥物療效。
(3)凈化水體:食鹽在其中的作用機理是增加水中的離子濃度,使懸浮的有機微粒及膠體成絮狀物而沉降到池底,既減少溶氧消耗,又凈化了水體。
(4)平衡滲透壓:魚體內外的含鹽量是不同的,有一定的滲透壓,加鹽既可以補充因傷口而流失的一部分鹽分,又能改善水質,調節滲透壓。
(5)刺激魚的食欲:Na+對維持機體滲透壓、水體平衡以及酸堿平衡等至關重要,同時Na+還能維持和提高神經肌肉的興奮性。需要注意的是,若鹽度過高,對魚的繁殖和魚卵的發育影響較大。
渾濁度(Turbility)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0-3NTU。渾濁度(Turbility)表示水的清澈或渾濁程度,水中的不溶解物質越多,渾濁度也越高。懸浮物顆粒會對水中的魚類造成身體損傷,如:堵塞鰓孔、刺激鰓絲和粘膜等;懸浮物易造成魚類呼吸困難,嚴重時會導致魚類窒息死亡;渾濁度過高會影響魚的食欲;還會影響魚的適應性,若長期在濁度高的環境中生存,突然轉到濁度低的水環境中,嚴重時會導致魚類死亡。
氨氮(NH3-N)
最佳范圍應該控制在0-0.025ppm。水中的氨氮(NH3-N)含量高,會干預魚類的滲透調節系統,破壞魚鰓的粘膜層,降低血紅素攜帶氧氣的能力。進而導致魚常在水面喘氣,鰓轉為紫色或暗紅,比較容易瞌睡,食欲不振。